防疫展示更快、更高、更强的精神 奥运会被打上了中国的烙印

2020-06-23 11:57 来源:上观

1894年6月23日,国际奥委会成立,也被称为“国际奥林匹克日”。今天是第126个国际奥林匹克日。

粗略地梳理一下奥运会和参加奥运会的球类运动员,格拉夫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。那一年,她还赢得了四次大满贯女单冠军,这使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“金满奖”。

冬季奥运会始于1924年。日本跳台滑雪运动员葛西纪明自1992年以来参加了所有8届冬奥会,创造了冬奥会参赛人数最多的记录,他仍然没有放弃参加2022年北京奥运会。

起初,中国把奥运会翻译成“我能竞争”。1908年,有人提出了“关于奥运会的三个问题”,现代五项运动中7个项目的高清晰度公共信号的产生占北京奥运会28个项目的四分之一。

中国赞助商也与奥运会密切合作。联想是国际奥委会顶级项目的成员。安踏自2009年以来一直是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,并签署了一份合同,有效期至2024年。安踏是国际奥委会的官方运动服装供应商,合同有效期至2022年底。

目前,中国在天津、厦门和无锡都有奥林匹克博物馆。

群英谱:从前浪到后浪

自从中国代表团在1984年奥运会上获得第一枚金牌以来,它在所有九届夏季奥运会上都获得了金牌。

浙江和湖北是在9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省级行政区域。

跳水是一个当之无愧的“梦之队”。9届奥运会金牌总数为27枚,平均每届奥运会3枚。

乒乓球是另一名王牌运动员。乒乓球在1988年才进入奥运会,在2016年的8届奥运会上,共获得32枚金牌,中国队获得28枚金牌,占总数的87.5%。其中,中国女单队赢得了全部八枚金牌。男子双打也是如此。从1988年到2004年,中国代表团没有让奥运会男子双打金牌半途而废。自从2008年奥运会以来,乒乓球双打已经变成了团体项目。自2008年以来,中国乒乓球队在三届奥运会上赢得了六枚团体金牌。

射击在第九届奥运会上,除了1988年奥运会,每届都有金牌记录。射击往往是中国代表团的“先锋”。中国第一位奥运会男子冠军和女子冠军来自射击项目,分别是许海峰和吴。中国代表团在五届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来自射击项目。最近5届奥运会中,有4届的第一枚金牌来自射击。中国的张山在1992年奥运会上赢得了双向飞碟冠军,她也是唯一一位超过男运动员获得冠军的女运动员。

体操也是我国的优势项目。除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,前八届奥运会都有金牌记录。

中国女排赢得了10次世界冠军,其中3次是奥运会冠军。三个奥运冠军中的每一个都不容易,而且每一个都非常鼓舞人心。中国女排在1984年奥运会的预赛中输给了美国队,但在决赛中击败了对手。2004年决赛对阵俄罗斯,以0-2的比分以3-2获胜。2016年里约奥运会以第四小组的身份进入前八名,赢得了一系列比赛,并再次获胜。

举重也是中国的优势项目,在8届奥运会上赢得金牌,其中女子举重自2000年以来一直是奥运会项目,中国队每次都赢得金牌。

田径和游泳是基本项目。在1992年赢得第一枚金牌后,中国在2000年奥运会上赢得了除游泳和2008年奥运会田径项目以外的所有项目的金牌。

巧合的是,在连续两届奥运会中,至少有一名运动员获得了金牌或连续第二次获得冠军。例如,楼云赢得了1984年和1988年奥运会的跳马冠军。高敏在1988年和1992年赢得了跳水冠军。邓亚萍赢得了1992年和1996年奥运会单打和双打冠军。这份名单很长,如乔虹、伏明霞、李、詹旭刚、杨玲、熊倪、羽毛球、顾军、张军、高朗、张怡宁、杨文军、孟、吴、邹市明、吴靖宇等。

还有三个连续的金牌得主,如伏明霞。也有间隔12年获得金牌的人,例如,王义夫在1992年和2004年奥运会上获得金牌。事实上,自1984年以来,他已经连续参加了6届奥运会。他在国内赢得了金牌、银牌和铜牌。

关键期:从现在到未来

由于疫情,东京奥运会将推迟到明年7月,而北京冬季奥运会将在东京奥运会后大约6个月举行。

在竞争方面,连续两届奥运会给中国代表团带来了压力,两者都是硬仗。

东京奥运会有33个主要项目和339个次要项目,其中有5个新项目,包括冲浪、攀岩、滑板、棒球和垒球以及空手道。显然,正如巴黎奥运会组委会主席所说,“更具创新性、更年轻、更开放”,奥运会正朝着更年轻、更城市化的方向发展。

另一个趋势是奥运会混合项目的数量正在增加,例如4x100混合接力。乒乓球混合双打;田径男女混合4x400m米接力赛。在东京奥运会的339个项目中,165个是男子项目,156个是女子项目,18个是混合项目。混合项目约占5.3%,女运动员约占48.2%。

从更广的角度来看,我们的国家正在从一个体育强国转变为一个体育强国。爆发是意料之外的事件,对体育而言,它们也是体育危机,考验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应对危机的能力。

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“同一个世界,同一个梦想”。体育如何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作用,以及中国如何在疫情期间为危机管理提供中国智慧,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