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备受关注的新基础设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并被列入“促进消费、惠民、调结构、增活力”的范畴。由此可见,新建基础设施是搞好“六个保证”和落实“六个保证”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。
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言而喻。以现实为例,正是由于先进的基础设施布局,企业成本大幅降低,中国制造业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,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。正是由于先进的网络宽带建设,更多的人更早进入互联网时代,促进了互联网经济的繁荣。
新的基础设施也是如此。从长远来看,为了保持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,除了搞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外,新的基础设施必须放在更高的位置,以保持发展的活力。在不久的将来,疫情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,并促进经济复苏。要密切关注以新基础设施为代表的产业,激发新的消费需求,促进产业升级,激发内生动力。
由此可见,新的基础设施首次写入政府的工作报告。它不仅是疫情后经济复苏的“兴奋剂”,也是未来发展的“粮食储备”。这是值得期待的。
新基础设施的关键是“新”。新基础设施的门槛高于传统基础设施,尤其是科学技术的门槛。原有的布局、结构和运行方式不可复制。要以包容、审慎的态度,不断创新理念,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。
新基础设施的布局要想超前,就必须明确未来科技革命的方向和重点,防止不顾实际需要和客观环境条件而仓促行动,防止为了刺激增长而仓促行动。否则,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。与此同时,有必要防止一些传统的基础设施“盛装打扮”,将它们包装成新的基础设施项目,从而挤出宝贵的资源。
新的基础设施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但这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。这是一种趋势,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。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判断和精心布局,以形成雁行效应,从而让创新之火在通往新基础设施的道路上燃烧得更旺盛、更长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