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衔:民法典诞生背后的田团院士

2020-06-02 14:39 来源:时代在线

“公开征求意见”共收到42.5万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。

2016年6月,民法总则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。2017年3月,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民法通则》。一个月后,民法典的编纂正式启动。

“我们参与了民法总则的编纂。在最后一次会议之前,立法专家委员会还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来讨论这一问题。然而,在民法分则的编纂中,我主要以学者的身份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议。”杨立新告诉《时代周刊》,作为虚拟财产和大数据,它们受法律保护,但如何保护呢?不太清楚,留下一个非常开阔的空间。至于比较有争议的,直接删除。“谢鸿飞进一步解释说,中国社会正处于过渡阶段,每个人的观点不会完全一致。”《民法典》的立法中确实缺乏社会学调查,这导致一些法律条款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或生活经历。"

然而,正如赵婉倩对《时代周刊》记者所说:“每个人都有一部他认为最理想的民法典。《民法典》的内容过于宽泛,所涉及的社会关系过于复杂,无法达成完全的共识。此外,社会和经济发展变化太快,法律和经济现实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脱节。法律不能充分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。最终的民法典必须是妥协和不断寻求平衡的产物。”

“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民法典,虽然仍有不足之处,但达到这一水平是好事。首先统一,然后慢慢修改。”杨立新总结道。